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拯救”蘇大強“—NMN可提升認知能力,克服神經退化性疾病

最近聽到很多關於NMN的好消息,尤其對新冠疫情的幫助,實在令人振奮!不僅陸續有研究單位證實NMN在對抗新冠病毒所發揮的作用,

也有美國權威醫療機構 Cedars Sanai用NMN為主藥劑的雞尾酒療法治癒了危重患者。NMN的發明人,哈佛大學DavidSinclair博士更說道:

NMN可使免疫力在很短的時間裏提升85%,很多一樣都在和他聯絡,要求緊急購買NMN。聽到這個消息,我們多麼慶倖已經用上了,而且

是高純度的權威認證NMN

在沒有疫苗和針對性的藥物之前,我們勢必要和病毒共存一段時間,大家一定要加強免疫力,生活作息正常、注重營養、補充NMN。雖然到處

都慢慢解封了,但還是儘量少出入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宅在家裏都做些什麼?追劇吧?我平日也很喜歡看國內的電視劇,那是讓身在海外的我

們更直觀地瞭解國內現實的管道,比如《我的前半生》讓我們知道女性當自強,擁有自立的能力有多麼重要。還有《都挺好》裏的蘇大強,前半

段令人氣得牙癢癢,到了後段劇情急轉直下,身患阿茲海默症的“作爹”一時之間進入了“當機”的狀態。記不清路、認不出人甚至連自己是誰都忘

了,蘇大強變成了一個十足的弱者。

在全球範圍內,每3秒鐘就有一位新確診的與蘇大強得同樣病症的人,這個病就是阿爾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癡呆症。自1901年德國人阿爾茲海默症

發現第一位阿爾茲海默症患者,醫學界至今沒有找到可以阻止或逆轉病情發展的治療方法。

換句話來說,蘇大強得的是不治之症,無藥可醫。當大家看到電視劇裏蘇大強走丟,蘇明玉著急各處找尋父親之時,在中國其實很常見:中國的阿

爾茲海默症患者已經超過千萬,在世界上居於首位,千萬病人的背後有千萬個不幸的家庭。2017 年全國範圍內共發佈了25102 例尋人啟事,60 歲

及以上的老年人占到 37% ,這之中有 59% 是因疾病因素走失,阿爾茨海默病是最主要的原因。隨著 65 歲以上的美國人口的比例不斷增加,美國有

超過 500 萬人患有阿滋海默症和其他失智症。2018年全球共有 5000 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0000 億美元;預估到 2030 年,

全球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將會增至8200 萬,經濟損失將翻倍至 20000 億美元。這地球上平均每3 秒,就多一個人陷入失智的桎梏中。

5000萬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他們失去的都是人生啊!珍貴的記憶、經年的閱歷、自理的能力、做人的尊嚴…在失去生命的終局之前,一切都毫無

留戀地從指縫中溜走,他們攥緊了拳頭卻什麼都留不下。

阿爾茲海默症會導致整個腦部神經細胞的思維和組織損失,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失去記憶。實際上,阿爾茲海默症在臨床上的表現,除了記憶障礙,

還有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癡呆表現。多見於70歲以上老人,男性平均73歲,女性為75

歲。隨著疾病發展,腦組織會萎縮。這些表現在日常生活裏往往被家人看作是老人年紀大了,記性差了,不甚在意,因此很多老年人在得病前期未

得到重視,大家總以為老人家年紀大了喜歡嘮叨,愛忘事兒是正常的,甚至因為嫌煩而避免和他們交流,以至於常常得忽略。

阿爾茲海默症基本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得病1~3年中,記憶減退,判斷能力下降以及言語較少等,是輕度癡呆期,比如有位老人家每天

按沖水馬桶上百次,你會發現這個時期的老人經常會重複一個動作、反復問同樣的問題;第二階段是病後2~10年,這個階段則會發生記憶嚴重受損,

視力下降嚴重,同時還有可能尿失禁,比如易怒、多疑、反應過度和偏執狂,神志恍惚,空間方位感應問題,這就已經到了中期了;到了第三階段,

也就是重度癡呆期,患者基本已經不能不能溝通,不能辨認人、地方,肌肉萎縮、吞咽困難,無法行走,甚至連微笑的能力都喪失了,要靠照顧者來

維持生活,無法自理,最終昏迷,一般死於感染等併發症。研究結果顯示,老年人60歲以後,阿爾茲海默發病率每10年會增高一倍,在90歲以後,

發病率會高達50%。這也就意味著老人活得時間越長,得病幾率也就越高。阿爾茲海默病人平均存活時間為4~6年,不過基於個體差異性,患病者能夠存活3~20不等。

對於患者來說,活著的每一天都意味著“失去”。而擺在千萬阿爾茲海默病患者和家屬面前的,是一道沒有更多選擇的難題,那就是經濟和心理上的雙重負擔。

電視劇裏蘇大強的女兒蘇明玉辭職照顧父親,做法是非常正確的,對患病者來說,能夠得到正確照料能夠切實延緩各種症狀的發生。然而有多少家庭有這個

財力、時間與照顧能力呢?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每年要花費 13 萬元,其中超過67% 是包括就醫的交通住宿費、家庭正規護理費以及照護者的精神痛苦和意

外受傷等非直接醫療費用。美國 2011 年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有大約 1520 萬家庭為失智患者提供了約 174 億小時的照護服務,其價值超過了 2100 億美元。

在更有效的治療手段出現之前,阿爾茨海默病仍是一個家庭不能承受之重,更何況看著至親一點點失去自理能力,那種心理壓力與情感的負擔,非外人能想像!

受影響的決不只是患者本身,更是一整個家庭的幸福。

是什麼原因造成失智症,也就是阿爾茨海默病呢?這是一種發病進程緩慢、隨著時間不斷惡化的持續性神經功能障礙,原因尚不明確,但遺傳因素占很大的比例

:約 5-15% 的病例屬於遺傳。可能與幾個特定基因異常相關。其中一些異常僅在一方父母攜帶異常基因時方能遺傳。病變父母將異常基因遺傳給孩子的概率為50%。

也就是說,如果父母有失智症,孩子有50%的可能會在65 歲前出現阿爾茨海默病。母親患有老年癡呆症的人,比父親患有老年癡呆症的人,更可能患上老年癡呆症。

前者每年的大腦萎縮程度是後者的1.5 倍。可能的原因是,我們細胞中所有的線粒體都來自於母親。線粒體又是細胞產能的關鍵器官,線粒體的損傷和大腦退化疾病密切相關。

正常衰老的老人與患有阿爾茲海默症老人的大腦結構是完全不同的。正常的大腦看起來很飽滿,而阿爾茲海默症的大腦容量小了很多,呈現萎縮如乾癟的核桃。

每一個衰老的大腦如果放到顯微鏡下仔細觀察,都可以看到折疊的病態蛋白形成的斑。但並不是有折疊蛋白,就意味著大腦功能衰退了。科學家發現,有一些

人大腦中有這些蛋白沉積的病理特徵,但是卻沒有認知功能的退化。有的人大腦的蛋白斑伴隨著認知能力下降,有的人則不受影響,其中的個體差異可能來自

於不同人的大腦對抗衰老的能力不同。這種差異一方面取決於遺傳,另外一方面取決於你選擇的生活模式,影響了衰老的速度。

在一個研究中,科學家觀察了 954 個人在三個不同年齡階段的衰老速度,這三個年齡階段分別是 26 歲、32 歲和 38 歲。研究用12 個身體特徵作指標,包括體

重、腎功能、牙床堅固度等。結果發現:在 38 歲的時候,這些人的身體年齡差異變得非常大——保養得好的人,身體年輕得就像不到30 歲,而衰老得快的人,

雖然實際年齡只有 38 歲,身體卻表現出了60 歲的生物特徵,缺乏活力。有的人從 26 歲到 38 歲幾乎就沒怎麼變老;而有的人每過一年身體就衰老3歲。身體

衰老比較快的人大腦功能也衰退得比較快。

我們都用物理時間為年齡標準,但是從生物角度來說,不同人在成年之後,生物年齡和身體大腦素質的個體差異會越來越大,身份證上的數字只代表時間年齡,

不再能衡量一個人的生物年齡。大腦認知能力通常在 20 歲~30歲之間達到高峰。在青壯年時期認知能力是基本穩定的,到老年後記性會逐年下降。隨著年齡增

長,中年之後你的大腦部分區域會逐漸開始萎縮,大腦皮層會變薄—尤其 負責記憶的海馬體和負責執行功能的大腦額葉區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萎縮,大腦

可塑性也會隨年齡增長而有所下降。大腦可塑性指的是大腦根據環境刺激而不斷改變神經回路的能力。隨著年紀變大,雖然我們學習新知識、適應新環境的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會有所下降,但是因為大腦可塑性會一直存在,所以我們的學習能力也會一直存在,活到老學到老是完全可行的。

如果我們可以儘早選擇正確的生活模式就可以大大提高大腦對抗衰老的能力,在你面對大腦病理衰老甚至老年癡呆症的時候,大腦能擁有更多的“戰略儲備”。

這些生活方式的選擇包括身體的、社交的和智力的選擇。參與越多健康的生活方式,越可能抵禦癡呆的“進犯”,甚至把癡呆推遲到死亡之後,讓大腦健康運行到 90 歲甚至100 歲。

因此,有失智症遺傳基因的人必須及早開始預防,而不論任何人,都應該及早選擇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戒煙戒酒,控制血壓、血糖,避免肥胖,

保證營養均衡,保證充足的睡眠,養成良好的衛生、飲食習慣。適當的體育活動,培養娛樂興趣,維持一定的社交活動,並且從年輕開始建立正確的保健方式,延緩大腦衰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